根据学校有关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指导精神,2024年6月7日,外国语学院邀请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张蔚磊教授在龙子湖校区1号教学楼100报告厅举办了主题为《新文科、新商科、大模型背景下的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的讲座。外国语学院院长陈延潼、副院长闻华,外国语学院部分教师及学生参加了讲座。讲座由闻华主持。
张蔚磊教授首先审视了新文科、新商科和大模型对教育领域的冲击,并详细解读了2022至2024年间相关政策和数据的最新动态,在新形势下,商务外语人才培养策略必须重新规划,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商务外语教育与一般文科教育不同,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应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商务外语人才的职业能力是其核心能力,因此,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具有独特性。接着张教授分析了近10年我国商务外语教育的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根据知识图谱分析,预测了未来研究将聚焦于商务外语人才能力体系的构建、虚拟现实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大数据和语料库技术在企业形象和区域贸易外语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新国际市场人才需求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从国家、地方、企业和学校四个层面探讨了商务外语教育策略,国家层面应制定宏观政策,地方层面应结合区域特色,企业层面应根据发展需求进行人才定位,而学校层面则应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最后,张教授从商务外语学科群、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能力指标体系与质量标准、教育基地建设、创新创业实践技能大赛等七个维度,对商务外语教育进行了全面阐释;指出商务外语教育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学科布局、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应以社会需求为驱动,科学规划新文科商务外语学科群,提升交叉特色,优化课程体系,避免人才培养同质化,并构建能力指标体系。
闻院长指出,张教授的精彩发言明确了应用型高校商务外语教育的实践导向,强调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实践教学在培养职业能力中的核心地位;提倡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来丰富课程内容并提高教学的互动性;构建个性化的能力指标体系,以精准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商务外语人才。这些观点为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陈院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张蔚磊教授的发言为应用型高校在商务外语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深刻的启发。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应该关注到企业需求导向的重要性,要探索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其职业技能,同时帮助高校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从而在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上做出及时调整。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展开以社会需求为驱动的学科群规划,通过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目标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商务外语人才。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要避免人才培养同质化,尝试构建能力指标体系,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确保其可以在多变的国际商务环境中立足。
本次讲座不仅为商务外语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更为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指明了实践路径。
张蔚磊教授简介:博士,教授。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松江区“拔尖人才”,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获宝钢优秀教师、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教委“记功”奖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国别与区域语言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校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学科带头人、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美国乔治城大学高级研究学者、英国中兰开夏大学访学学者。现任国社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项目评议专家、大中小学外语教育一体化建设联盟会长、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国区域国别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常务理事、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商英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外贸经合协会商英专委会副会长,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特聘研究员,重庆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上海海关学院特聘教授,国家教育决策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等。主持国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等20余项。主要从事外语教育政策与实践、区域国别研究、商务英语研究等。出版专著5部;在SSCI一区、二区和CSSCI刊物等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文50余篇。主要刊发于SAGEOpen、CALL,《外国语》《外语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国外语》《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等做重要报告近百场。担任多家核心期刊审稿人。出版《区域国别学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等书。